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组建于2006年。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校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4人。教研室主要承担我校《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医学多元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循证医学》、《社会医学》、《科研论文写作》及《统计预测》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年教学工作量达5000余学时。
近5年来教研室承担各级各类课题65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省科技创新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21项,教育研究课题20项。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主编教材8部,参编教材8部,参编专著2部。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合影(东莞)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合影(湛江)
教研室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三个重点研究方向:1.慢性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从分子、细胞、组织、生物个体和群体水平,系统探讨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常见慢性病相关分子标志及其机制,研究成果对常见慢性病的预防、早期诊断、个体化医疗及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2.传染病流行病学:紧密围绕传染病防治实践需求,重点关注对人民身心健康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如麻疹、乙型肝炎、结核病和手足口病等的流行病学问题,并逐步拓展到广东地区高发的登革热防治问题,坚持以产学研相结合,突出研究成果的社会效应。3.慢性病生存质量研究:旨在系统研究、开发常见慢性病及癌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并用于相应患者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为疗效评价体系的完善及科学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