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卫生检验与检疫系简介
卫生检验与检疫系(简称卫检系)前身为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2011年独立出来成立卫生检验学教研室,2017年更名为卫生检验与检疫系。目前,卫检系共有教师11人: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助教1人,其中,2人为我校引进的五类人才。11人中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人,硕士学历2人。卫检系主要负责生化检验与分子检验、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生物材料理化检验、卫生检疫学、病毒学检验、细菌学检验、现代消毒技术、实验室安全与管理、化妆品安全与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实践技能和和生化与分子检验考核等课程的教学。
2. 教学工作及育人成果
一直以来,卫检系都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近五年来,卫检教学团队推行了一系列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性教学改革,包括盲样考核、PBL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汇报、文献汇报和前沿沙龙等。这一系列教学改革深受学生欢迎,也得到了学院和学校的广泛认可,在近年第三方统计的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中,本专业高居全校榜首。在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发表教改论文近20篇,获批教改项目近20项,其中省级及以上项目4项。基于以上重要工作,2021年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同时获批2020年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近年来卫检系育人成果显著,在校大学生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27项,发表科研论文23篇,发明专利2个,获省级以上奖励14项,其中一等奖3项。连续3年,毕业生对专业教学满意度位列全校前二,2020年就业率位于全校第一,荣获我校“最佳就业率专业奖”。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积极投身抗疫工作,彰显责任担当,被誉为“最美逆行者”,多位毕业生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如“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等。
3. 科研与学科发展
近五年来(截至于2022年12月),卫检系获各类奖项和称号近30项,包括首届“人卫杯”全国高等学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授课竞赛特等奖、一等奖和“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等。获得省级(含)以上科研项目7项,其中3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为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5篇影响因子大于10分,本系研究成果多次被知名媒体报导。
4. 社会服务
疫情发生以来,卫检系师生冲锋在前,投入到一线抗疫工作中。其中,教师主要参与核酸检测采样、流调、疾控中心值班、后勤协调等工作,三年来卫检系参与抗疫工作的教师达30余人次。卫检系学生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核酸检测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中。此外,部分学生通过“三下乡”的形式开展社会服务,如支教、艾滋病防治宣讲、慰问孤寡老人等。
5. 教师风采
第一排(从左到右):杨捷、刘红文、李林秋、郭莲仙、刘欣、邵军丽
第二排:(从左到右):林伯坤、姚文、戴娟秀
6. 专业介绍
卫生检疫与检疫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型、“医理”交叉型专业,主要任务是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对各种环境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检测,为疾病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提供实验室数据支持,因此,被比喻为“公卫的眼睛”。
经过多年的建设,卫检专业形成了“医、检、疫”的课程体系:“医” 包括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概论。“检” 包括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其中微生物检验包括卫生微生物学、细菌学检验、病毒学检验(新冠肺炎检测)、免疫学检验;理化检验包括食品理化检验(蔬菜中农残是否超标)、空气理化检验(新装修的房子甲醛是否超标)、水质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疫” 包括卫生检疫(在出入境口岸依法对包括旅游者在内的有关人员及其携带的动植物和交通运输工具等实施传染病检疫、检测和卫生监督)。
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部门、海关(检验检疫部门)、预防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业卫生检验机构、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高等医学院校等单位工作,负责各类物质的理化和微生物检验。
7. 国字号课题及高分论文简介
7.1 郭莲仙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论文报道肠道菌群解砷毒的新机制
论文部分结果图(详见DOI:10.1016/j.jhazmat.2021.127899)
该研究模拟大米砷形态(iAsⅢ、DMAⅤ、iAsⅤ、MMAⅤ),以C57/BL6小鼠、为实验动物,开展了亚慢性染毒实验。结果表明,粪便砷形态与饲料砷、尿砷、组织砷形态相差迥异,且砷形态的差异发生在肠道菌群丰富的盲肠和结肠段:即沿着消化道纵轴,高毒iAsⅢ逐渐下降,甲基砷逐渐增高,特别是到了结肠段,粪便中产生了多个新的砷形态,其中包括哺乳动物自身不能产生且无毒的砷甜菜碱AsB。因此肠道菌群可能促使了肠道内这一系列砷形态的生物转化。此外,不同肠段及菌群对砷暴露的响应变化也不同,其中粪杆菌属和乳杆菌属与砷暴露显著相关,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则可代谢转化砷化物。这份工作揭示了肠道菌群与宿主基因间的在砷暴露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并为砷暴露缓解或治疗提供了候选益生菌株。
7.2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混合型高分辨质谱和多组学技术的肠道菌群解砷毒机制研究 (82273757)
砷可被水稻特异性富集,高砷大米所致健康危害正逐渐引起重视。当前的大米砷污染控制主要是改良水稻种植和加工处理等,但存在二次污染和营养流失等弊端;“体内”的驱砷治疗多用拮抗剂或含巯基的化学药物,但需持续用药且可能有毒副作用。那么,能否开发出安全高效的生物解毒法呢?我们前期发现肠道菌群可促进粪砷的外排和形态转化而减少体内砷的蓄积。为了筛选出关键解砷毒菌群,并应用于“体内”大米砷的生物解毒,本项目拟增加无菌小鼠和基因敲除小鼠进行染毒实验;运用混合型高分辨质谱,从原位解析小鼠组织和肠内容物中各种砷形态;同时运用多组学技术筛选解砷毒肠道菌群并解析其砷转化基因;最后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验证所筛菌群及其人肠道同源菌的定植能力和可持续解砷毒能力。从而筛选出关键解砷毒肠道菌群,阐明其解毒作用及机制,评估其应用于大米砷生物解毒的潜力,为实现“体内”安全且可持续的生物解砷毒策略、保护人群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
7.3 ArsR家族转录因子介导动物双歧杆菌调控砷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2022年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砷暴露会发生中毒,诱发癌症,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目前尚无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消除砷,砷在生物体内不能被降解,只有形态的转化,微生物对砷转化和解毒发挥重要作用。本项目拟组合比较转录组学、ChIP-Seq、RT-qPCR、EMSA和DNaseⅠ足迹试验等技术解析ArsR家族转录因子调控动物双歧杆菌砷转化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明确动物双歧杆菌的砷代谢途径,并构建优势砷转化菌株;为复杂的肠道菌群砷代谢调控机制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