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信箱:ggwsxy-s.jxx@gdmu.edu.cn

书记信箱:ggwsxy-s.jxx@gdmu.edu.cn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简介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28        阅读量:

广东医科大学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之一,是培养广东省医疗卫生人才的摇篮。学校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1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从1998年挂靠临床医学专业招收硕士生,20132014年先后获临床流行病学科学学位和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16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被评为省级优势重点学科,2018年获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一、学科方向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设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公共管理等多个学科方向。

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本学科方向主要集中在“慢性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传染病流行病学”和“慢性病生存质量研究”等三个领域展开研究。特色与优势为:(1)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探讨影响常见慢性病发生与发展的分子遗传标志及其机制,构建疾病相关调控网络;(2)从人群宏生态学角度研究疫苗后时期疫苗针对性传染病流行特征变化规律以及疫苗无/弱应答分子机制;(3)开发常见慢性病及癌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为疗效评价体系的完善及科学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本学科方向的主要优势与特色有:(1)环境和职业有害因素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及大气污染物致呼吸系统疾病机制等研究。(2)环境有害因素致机体免疫功能损伤:研究放射线等物理因素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塑受体的免疫系统。(3)缺氧对细胞增殖影响:探讨缺氧微环境下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分子机制,并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通路激活ERK信号进而调控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本学科方向主要集中在食物生物活性成分提取鉴定、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防治领域。重点关注:(1)食品生物活性物质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效应及分子机制。(2)海洋多糖制备功能性低聚糖及其工具酶的研究开发,并分析其生理活性。(3)功能食品相关技术研究:围绕野生冬虫夏草的原产地判识、品质控制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展研究。建立功能食品特征成分指纹图谱,应用于功能食品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估。

4. 卫生毒理学本学科方向主要集中在分子毒理学、生态毒理学和免疫毒理学领域。特色与优势:(1)在国内外率先以合适的细胞模型研究低剂量氢醌的血液毒作用机制,建立氢醌诱导的恶性转化细胞模型,初步阐明了氢醌致癌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机制,推动了血液毒理学的分子机制研究。(2)利用斑马鱼模式生物等研究有机磷阻燃剂的内分泌干扰潜能及机制;利用鸡淋巴细胞DT40进行遗传性毒物高通量筛查及机制研究。

5.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本学科方向主要开展公共卫生政策研究与评价研究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改革、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特色与优势:(1)在中医药三医联动机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评价机制等方面开展了理论研究和探索;(2)在大学第三方评价、高等医学院校大学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

6. 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本学科方向主要开展医学科普传播、健康促进、医务社工及医疗志愿服务工作及相关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将健康传播与医学科研、医学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相结合,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7. 公共管理本学科方向主要开展卫生公平及社区卫生服务、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研究,重点探讨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涉及的公平与效率的理论问题,同时探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具体卫生制度的实践问题,旨在探明我国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路径。

二、导师队伍

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58人,博士生导师8人,有博士学位者27人,有正高职称导师22人、副高职称导师15人。导师队伍中有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人、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6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6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4人、东莞市特色人才2人、东莞市最美教师1人、东莞市优秀教师3人、东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广东医科大学教学名师1人、广东医科大学师德标兵1人。本学科的导师团队治学严谨、创新求真,专业能力突出、科研实力雄厚,是培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高层次人才的核心力量。

三、科研成果

本学科近五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25项,获科研及学科发展经费2000余万元;发表论文314篇(SCI收录160篇),主编教材25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并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

四、培养条件

本学科现有科研平台4个,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总投入约2000 万元,主要包括广东省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莞市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系统生物学实验室和统计学实验室,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下各研究方向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此外,本学科还建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教材1门、省市共建公共卫生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

近年来,公共卫生学院分别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惠州职业病防治院等多家公共卫生机构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议,为一级学科下各学科方向的研究生提供了具有专业品质保证的社会实践平台。

五、就业情况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各学科方向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包括:(1)公共卫生相关的单位,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慢性病防治院等;(2)国家、地方级医疗卫生类公务员等;(3)大型综合医院的预防保健科、病案统计科、信息统计科、医院感染科等;(4)市场调研公司、生物技术公司等;(5)医疗保险公司等;(6)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7)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留学。

近五年,本学科共有63名研究生毕业,就业率达到100%,就业单位与所学专业对口,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公共卫生学院

                                                                                                                  2020.4.25

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大道1号

电话:(0769)22896575       邮政编码:52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