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教育教学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招生就业 | 对外交流 | 信息公开 
站内搜索:
 
  首页
 通知公告 
 学院动态 
 左滚文章 
 
  通知公告    
公卫学院本科审核性评估宣传材料
2017-06-01 15:03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1.学校历史沿革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08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9年被广东省列为国家限额指标内的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获批设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5月,临床医学(CLINICALMEDICINE)学科排名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61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5年临床医学获批省内一本招生,2016年又有10个专业获批省内一本招生,201612月,学校进入省市共建本科高校行列(全省11所高校)。

2.学校校徽和办学理念

校徽标志中由广东医科大学的英文缩写“GMU”艺术演变而成的一个展翅高飞的鸽子,一本象征知识的书籍,一个紧握的拳头,以及一面扬起的风帆。徽标整体体现出学校肩负守护人类平安与健康的责任,引领学子徜徉在知识海洋并抵达成功彼岸的努力和信心,其中绿色象征茵茵校园,蓝色则象征了未来与希望。

学校的校训是“立志立德、求真求精”。

校训含义:

1)立志:志向高远

2)立德:做事须先做人

3)求真:学术为先

4)求精:专业做到极致,服务做到满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3.学校办学理念和定位

我校以“人民满意”为办学宗旨,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办学精神,以“立志立德、求真求精”为校训,以“严谨朴实仁爱奉献”为校风,以“特色强校、人才立校、科技兴校、文化铸校”为治校方略,努力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同类先进、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

4.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迎评“特色项目”中提到“仁爱”教育(需等学校进一步确定)

5.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厚德精医、博学济世、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合作意识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6.我校首批本科生培养始于哪年?

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

7.我校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立项时间及专业?

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获批招收专业: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外科学(整形)。

8.我校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立项时间及专业?

2013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立项,获批招收专业:内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肿瘤学。

9.学校校区分布及二级教学单位情况

学校总面积近1900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下设有研究生学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等15个学院(部)。

10.学校现有专业情况

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点24个、专业硕士类别2个)。有省级攀峰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2,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3个,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1个。设有普通本科专业25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

11.学校优势特色专业

有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2个(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1个(临床医学)。

2016年,临床医学被评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和药学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12.学校新办专业

统计学(生物统计学方向)、社会工作、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康复治疗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

13.学校在校生数

截止20169月初,我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0026人,其中本科生18904人,硕博研究生1122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94.4%。

14.学校教师数量及生师比

截止20169月,我校共有专任教师139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489人,双聘院士2名。

截至20168月底,我校现有折合在校生数为20837人(本科生数+硕士生、博士生及成教生折合数),折合教师数为1538人(专任教师1392+外聘教师293×50%),生师比为13.51

15.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和高水平教师情况

专任教师1392人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75人,占专任教师的48 .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959人,占专任教师的68.9%;外校(含国外)毕业的教师900人,占专任教师的64.7%;45岁以下青年教师1006人,占专任教师的72.3%,形成了以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为主的骨干教师群体。

双聘院士2名。学校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6人,广东省教学名师4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3人,省“特支计划”人才2人,“扬帆计划”19人,南粤杰出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54人,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中医5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

16.学校近三年教学经费投入及占总经费比例

2014-2016年本科教育、教学经费稳定增长。教育经费由52471万元增加到69411万元,教学经费由9179万元增加到14730万元。教学经费占教育经费比例由17.5%提高到21.2%,增长近4个百分点。

2016年度,我校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支出3691.9万元,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10874.6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3216.1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1465.3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为1589.1元。

17.校园面积与教学用房

我校现有湛江、东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6.5m2。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用房面积39.6m2,生均19.8 m2,实验室面积14.2m2,生均7.1 m2,学生宿舍17.3m2,生均8.6 m2

18.仪器设备

2016年度,我校继续加大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用于教学科研的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3698.3万元,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016.1万元,增幅为9.3%,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11373.2元。

19.图书资源

2016年度,新购置图书29556册。截止20169月初,拥有纸质藏书170.28万册,生均81.7册;电子图书107.46万册。

20.巩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

规定学校党政一把手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各教学单位院长是本单位教学质量的第一负责人。把本科教学工作列入党委会、校长办公会重要议事日程。

21.教学质量保障运行体系

我校构建了由“教学指挥系统”、 “教学监控系统”、“教学评估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立体式、全程教学质量监控有效机制。

第二部分公共卫生学院情况

1.公共卫生学院发展历史

公共卫生学院正式成立于20065月,经过十年的建设,逐步从单一学科,向医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发展,现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卫生检验4个教研室和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有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统计学(生物统计方向)、食品质量与安全4个本科专业,拥有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和临床流行病学硕士学位2个硕士授权点;有东莞市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2015年获得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副教授自主评审权;2016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762人,硕士研究生46人。

2.公共卫生学院师资情况

学院目前有教职工51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9人;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6人。

3.科研工作

2011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级课题12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1项,市厅级课题58项;发表论文220,其中SCI收录37篇;主编教材12部;获湛江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4.实践教学条件

学院拥有省级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莞市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环境与健康研究所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示范中心各1个,学院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场地约1287㎡,固定资产1080.68万元,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13台,十万元以上12台。学院先后建立学生专业实践(实习)基地123家,社会实践基地6家。

5.教学质量工程

学院有预防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各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公共卫生教学团队、公共卫生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医学统计学、卫生毒理学)、省级精品资源视频公开课1门(流行病学),省级精品教材1门(预防医学概论),省级校外大学生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个(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同);校级精品开放课程2门(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双语教学课程7门。

6.国际化办学

我校分别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签订了“2+1”公共卫生硕士培养项目、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签订了“3+2”预防医学本科培养项目。

7.大学生科研活动

5年公卫学院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9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0项和创新实验项目29项。

第三部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知识问答

1.为什么要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本科教学评估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有什么作用?

本科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不仅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诊断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且能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促进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同时,教学评估还具有激励和督促作用,能够促进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及自我约束、自我监控机制。

3.什么是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规定了“五位一体”的评估制度,即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院校评估分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两类,其中审核评估是由政府主导,针对2000年以来参加过院校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高校开展的制度性评估。

4.审核评估与合格评估、水平评估有什么不同?

合格评估属于认证模式评估,达到标准就通过。水平评估属于选优模式评估,主要是看被评估对象处于什么水平,重点是选“优”。审核评估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自身设定的目标,国家不设统一评估标准,结论不分等级,形成写实性审核报告。审核评估的重点是引导学校建立自律机制,强化自我改进,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5.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坚持、两个突出、三个强化”。就是要在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方针基础上,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强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审核评估的原则是什么?

审核评估坚持五项原则:一是目标性原则。强调目标导向,重点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二是主体性原则。强调学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促进学校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质量保障能力;三是多样性原则。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根据国家和社会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合理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质量标准,形成办学特色。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分类指导、分类评价的思想;四是发展性原则。强调过程改进和内涵提升,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注重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五是实证性原则。强调依据事实做出审核判断,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引导,以数据为依据,以事实来证明。以上原则贯穿于审核评估方案的内容中,贯穿于专家组的评审过程中,也贯穿于学校的自评自建过程中。

7.审核评估的理念是什么?

审核评估强调“对国家负责,为学校服务”的理念。国家开展教学评估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审核评估是否有利于学校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是衡量评估工作实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审核评估还强调“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理念。高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评估只是外在的促进因素。高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审核评估方案的内容充分关注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估的真正受益者。

8.审核评估的对象及条件是什么?

审核评估的对象包括两部分高校:一是参加200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合格”及以上结论的高校;二是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得“通过”结论的新建本科院校,5年后须参加审核评估。

参加审核评估的学校应达到两个条件:一是学校办学条件应达到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规定的合格标准。二是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须达到《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规定的相应标准,即2012年原则上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

9.审核评估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审核评估范围是围绕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所设计的审核内容,由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内容为审核项目,共有“6+1”项内容,分别是定位与目标、教师队伍、教育资源、培养过程和数据统筹、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六项,以及特色或自选项目。第二部分内容为审核要素,把六大审核项目划分为24个要素。第三部分为审核要点,把审核要素的核心内容体现在63个审核要点上。

10.如何理解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之间的关系?

项目、要素和要点三者是一个整体,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所应该涉及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性和规律性。

项目包含要素,要素包含要点,但要素和要点不仅包含方案中的这些内容,还可以增加。即下一级(要素和要点)是上一级的必要内容,但不是充分内容。

同时,各个项目和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如“教学中心地位”这一要素,一定会在后续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中具体体现。因此,在学校自评自建和专家考察时,除了重点考虑本身项目、要素、要点外,还要考虑与其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

审核项目、要素、要点这种关系,决定了对审核评估范围进行考察应该是从上而下进行,考察时可以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对要素或要点进行添加或调整。

11.什么是审核评估的特色或自选项目?

在审核范围的六个项目之外,还有一个特色或自选项目。这一项目的设立体现了审核评估的开放性,体现了审核评估充分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校办出特色的指导思想。也即,学校在六个项目之外,围绕人才培养工作自行选择(也可不选)特色鲜明的项目或在教学改革、教学建设中成效显著的项目,作为补充审核的内容。

特色和自选项目应该详细说明学校是怎么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效果怎么样,今后怎么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等。

12.如何理解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为方便学校开展自我评估和专家进校考察评估,根据审核评估范围的三部分内容,对应撰写了111个引导性问题供学校和专家工作中参考。如,在“教学中心地位”这一要素中列出了4个引导性问题:(1)学校在制度和措施等方面如何保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2)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教学的?(3)学校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教学的?(4)学校在保证教学中心地位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这些引导性问题本身不是单独的审核评估内容,不取代审核要点,它只是示范和非限定性的。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同一要素可选择不同的引导性问题。引导性问题包括定性内容,也包括定量数据,数据应该是近三年的。

13.审核评估的重点是什么?

审核评估涵盖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重点是对学校教学工作“五个度”进行审核。一是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二是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三是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四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五是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以上这几个方面涵盖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输入输出过程。专家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审核,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质量做出全面的判断。

14.如何判断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缺乏培养目标或培养目标不明确,教育教学活动便缺少针对性,无的放矢,难以取得成效。

从培养目标出发,经过若干教育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完成了一个培养过程。结果与培养目标的重叠面大,说明结果与目标达成度高。重叠面小或不能重叠,则说明培养目标不切合实际,或者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到位,达成度就很低。

培养效果的达成度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毕业率、就业率等方面,更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习、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只有高度重视这些教学环节,才能保证培养质量。

15.如何理解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高等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体现为经济建设服务,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如学术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高等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定位,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16.如何理解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

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物化的、显性或隐性的、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组成要素。教师和教学资源通常包括教师队伍,教室、实验室、体育场馆等教学基础设施,教学经费,教材,教学仪器设备等。

教师和教学资源是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国家有基本的要求,如,生师比、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研究生学历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等,这些指标是高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条件。

师德、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是教师质量的体现。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

拥有高质量的教师和教学资源的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高,反之则低。

17.如何理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教学质量体系是由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监控、信息收集、反馈调节等若干部分组成。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依据国家高等教育相关质量标准和有关行为标准,建立学校自身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学校应依据这些质量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学校应建立自我评估制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开展院系评估、学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学校要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充分发挥教学状态数据对教学工作的常态监控作用,并结合自评工作,按年度形成并发布教学质量报告。学校应通过自我评估、督导检查、教学状态数据常态监控收集相关教学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调节、改进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8.如何理解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尺度。学校应建立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机制,定期了解用人部门的需求和毕业生的反映,并根据反馈信息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方法等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现者和评价者。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及其服务工作的质量,归根到底表现为学生的素质是否得以提高,学习需要是否得以满足。学生的评价、赞誉与满意度,是学校工作质量的内在标准。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并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定期了解学生对教学、管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满意度。

19.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审核评估组织管理中如何分工?

教育部统筹协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制定审核评估总体方案,规划中央部委所属院校的审核评估计划,指导监督审核评估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所属院校的审核评估工作,制定审核评估具体方案和评估计划,指导学校开展自评自建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对审核评估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并将本地区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和评估计划报教育部备案,经同意后实施。

20.审核评估的组织管理如何体现“管办评分离”?

审核评估实行“管办评分离”的原则,中央部委所属院校的审核评估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简称教育部评估中心)负责实施;地方所属院校的审核评估由各地具备条件的专门评估机构负责实施;没有专门评估机构或评估机构尚不具备评估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委托教育部评估中心或其他评估机构实施。

21.专家组是如何构成的?

为规范审核评估工作,提高审核评估质量,由教育部评估中心统一组建全国审核评估专家库,为教育部评估中心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组织的审核评估工作提供专业资源。

审核评估专家组由组长、成员和秘书组成。专家组一般为9-13人,设组长1人,必要时可设副组长1人。专家组一般应包括学科专家、教育管理专家,同时聘请一些行业、社会人士及境外专家参加。选聘评估专家时,应考虑参评学校的规模、类型、办学定位和学科结构。专家选聘坚持回避制度,对利益相关者(校董、兼职教授、校友、利益冲突者等)实行回避。各省组织审核评估时,选聘外省专家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

22.审核评估有哪些程序?

审核评估程序包括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考察、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学校整改等。

1)学校自评。参评学校根据审核评估方案认真开展自我评估,按要求填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

2)专家进校考察。专家组在审核学校《自评报告》及《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基础上,通过查阅材料、深度访谈、考察教学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观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访谈用人部门等形式,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专家组形成《审核评估报告》。

3)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由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统一对结论进行审议,审议后发布结论。

4)学校整改。学校按要求开展整改工作。

附件【公卫学院本科审核性评估宣传材料.docx已下载
关闭窗口
中国教育科研网 | 网址之家 | 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